医院新闻
传承·融合·创新·突破:2025年度呼吸系统疾病多学科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11月8日至9日,以“传承·融合·创新·突破”为主题的“2025年度呼吸系统疾病多学科前沿论坛”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隆重举行并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医疗行业分会、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水利医院共同承办,汇聚了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生命科学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前沿进展与多学科协作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注入新动力。
开幕致辞,共启新篇

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薛新颖主持。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唐毅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主题高度契合呼吸学科的发展脉络与时代要求。他勉励大家在传承的基础上,依托高水平学术交流,推动学科融合与代际接力,从而完成从积累到突破的跨越,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主任李海潮、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王伟、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会长王岚涛、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医疗行业分会呼吸与危重症学部主委潘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名誉主任聂秀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汪建新等教授纷纷在致辞中对学科发展提出展望,并热烈祝贺论坛召开。

在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的见证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科学出版社开展战略合作。紧接着,大会隆重举行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项目《重要和新发病原真菌耐药性进化规律、风险预警及诊疗策略研究》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干预微生态失衡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新策略及临床应用》启动仪式。这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将重点围绕肺部真菌感染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新策略等关键科学问题展开联合攻关。开幕式还同步启动了《中国成人隐球菌病诊疗专家共识2026版》编写工作。该共识汇聚了全国真菌感染领域的权威专家,旨在系统总结隐球菌病的最新诊疗证据和临床经验,以提供更加规范、科学的实践指引。
集智攻坚,拓新致远

在主旨论坛环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带来《GPT赋能医疗中国专家共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海潮院长分享《非HIV患者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治现状》、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路希维院长介绍《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疗挑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媛华教授解析《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周冬生教授分享《急性吸入感染防控新技术》、斯德哥尔摩大学真菌学家Per O.Ljungdahl教授分析《脯氨酸代谢促进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宣武医院薛新颖教授探讨《乘医院发展之势求呼吸学科发展之道》。会议内容精彩纷呈,为与会者带来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通过融合多学科智慧,催生创新火花,共同瞄准临床突破的生动实践。此外,论坛特别设置了“医艺交融”致敬环节。每位主旨演讲嘉宾均获赠由荣宝斋画家崔国生创作、融合医学意象的水墨画作。这一创新设计,在严谨的学术氛围中注入了深厚的人文温度。

主会场-大会主旨报告(上半场)

主会场-大会主旨报告(下半场)
本次论坛立足呼吸系统疾病整体范畴,精心设置了多个专题分会场与前沿研讨单元。会议内容紧扣学科发展脉搏,全面覆盖病原学快速鉴定、肿瘤治疗新策略、耐药菌精准应对及重症救治等临床难点与热点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一场学术盛宴。为促进学科青年人才交流,论坛特别设立“青年学者沙龙”专场,彰显了学科传承有序的活力与未来。药学分会场中,与会专家围绕合理用药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此外,会议专门开设学术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及转化交流专题环节,特别邀请Springer出版集团旗下SCI期刊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作专题报告,旨在为研究者搭建畅通桥梁,有力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分会场: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青年沙龙(一)

分会场:科研专场

分会场:肿瘤、感染领域的挑战、对策与转化(上半场)

分会场:肿瘤、感染领域的挑战、对策与转化(下半场)

分会场: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青年沙龙(二)(上半场)

分会场: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青年沙龙(二)(下半场)

分会场:药学分会场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同仁对“传承·融合·创新·突破”这一时代命题的集体回应与成功实践。作为主要组织方,宣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与全国同仁一道,共同谱写我国呼吸疾病诊疗事业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