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成果发表丨宣武神外赵国光、遇涛、任连坤教授团队:个体化丘脑前核电刺激为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新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遇涛、任连坤教授团队于2025年9月在《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杂志(IF:5.0,JCR Q1区)发表题为“Individualized Frequency-Dependent Stimulation to the An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 May Improve Antiepileptic Effects in Patients With Focal Epilepsy”的文章。该研究表明,通过对丘脑前核(ANT)进行个体化频率调节的电刺激,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癫痫样放电,并调控异常脑网络连接,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E)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本文由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高颖博士、闫浩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赵国光教授、神经外科遇涛教授、神经内科任连坤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关键词:丘脑前核、深部脑刺激、癫痫、个体化治疗
01 研究背景
约30%的癫痫患者对药物治疗无效,传统手术切除并非人人适用。近年来,深部脑刺激(DBS)成为重要替代方案,其中丘脑前核(ANT)是关键靶点。然而,目前多采用源自运动障碍治疗的高频固定参数(130–150 Hz),但并非所有癫痫患者均能受益,甚至会出现失眠、情绪障碍等副作用。因此,如何找到更适合个体的刺激频率,成为提升疗效的关键问题。
02 研究方法
11例植入SEEG电极,确认电极触点位于ANT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在10–100 Hz范围内,每10 Hz递增进行短时电刺激。
03 研究结果
10–70 Hz低频段效果最佳,多数患者在10–70 Hz范围内,spikes和PSD显著下降(>50%)。
脑网络调控作用明显,不同患者的最佳频率不同,但集中在10–70 Hz之间。最优频率ANT刺激可降低额叶、颞叶、岛叶等区域与癫痫灶之间的异常连接。
04 临床意义
突破固定高频模式:研究证实,DBS不应“一刀切”,而应根据个体特点选择最优频率。
提供新治疗策略:对高频无效或副作用明显的患者,可尝试10–70 Hz低频方案。
第一作者
高颖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4级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与神经调控。
共同第一作者
闫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博士后,师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遇涛教授,博士期间从事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及神经调控相关临床研究,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Annals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Neurology》、《Acta Neurologica Scandinavica》、《Brain Network Disorders》等杂志发表论文数篇。目前主要从事以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治疗为主的临床诊疗工作。
通讯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担任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常务理事,CAAE谭启富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与手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AAE教育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点研究难治性癫痫的手术与神经调控治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Brain》、《Annals of Neurology》、《Advanced Science》、《Epilepsia》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项目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市教委联合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等多项研究。
共同通讯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北京学者 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卫健委脑损伤评价与质控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功能性脑疾病的诊疗与转化研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Lancet Public Health》、《Nat. Commun.》、《Alzheimers. Dement.》、《Sci. Bull.》、《Mol. Psychiatry》 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创办脑网络疾病英文期刊Brain Network Disorders。主持“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及其他国家级重点攻关计划4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届脑机接口大会“卓越学者奖”、北京突贡专家等重要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特需门诊)】
共同通讯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癫痫诊疗中心副主任,日本国立癫痫中心研修学者,美国梅奥医院博士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电生理与脑节律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致力于发展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治疗。主译《癫痫-发作和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脑电图图谱》(卷1-3),担任《临床脑电图图谱》副主编,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参与及执笔我国多项癫痫和脑电生理指南和共识的撰写。研究结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多次发表在《Annals of neurology》、《Neurology》、《Brain》、《Brain stimulation》、《Cardiovascular Research》、《Epilepsia》等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