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科室新闻 | 宣武神经脊柱团队亮相亚洲脊柱大会 彰显“国家队”实力
近日,第16届亚洲脊柱大会(The 16th Asia Spine, Neuro Spine Congress 2025)暨第39届韩国神经脊柱学会年会(The 3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KSNS)在韩国釜山隆重召开。作为亚洲神经脊柱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脊柱疾病诊疗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神经外科脊柱团队应邀出席大会,携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亮相国际舞台,充分展现了宣武神经脊柱的学术风采与临床实力。
本次大会上,团队共有9项研究成果受邀作专题汇报,研究方向全面覆盖颅颈交界区畸形、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脊柱畸形、脊髓空洞、脊髓损伤与康复等脊柱外科关键领域,不仅系统呈现了团队在临床诊疗方案优化、手术技术创新及康复模式构建等方面的突破性探索与成熟实践经验,更充分彰显了其在复杂脊柱疾病诊疗领域的前沿创新能力与国际领先地位。
菅凤增教授介绍了团队多年来在创伤性脊髓空洞从基础到临床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动物模型建立、脑脊液循环异常机制的探索以及创新的手术治疗方法,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对脊髓空洞的认识,也极大推动了椎管内脑脊液动力学研究的创新,最终将改善脊髓空洞疾病的治疗结果。
陈赞教授介绍了团队在复杂及极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中的策略与丰富经验。他重点分享了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技术的治疗新理念,该方案有效解决了长节段、高椎管侵占率、K线阴性等高难度病例。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可控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作为亚洲人群高发的特色疾病,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治疗复杂棘手,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关注与强烈共鸣,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吴浩教授委派王凯教授汇报了团队在微创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方面的宝贵经验,并出席了中日韩亚洲畸形研究会的成立仪式,与国际专家围绕脊柱畸形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王凯教授介绍了团队率先提出的改良经腰大肌前下方OLIF技术的应用效果,该改良技术在显微镜下实现了更理想地显露,显著降低了OLIF的学习曲线,使其更易于掌握和操作,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效减少了术中腰大肌损伤及神经血管并发症风险。
段婉茹教授介绍了时序脊髓电刺激联合外骨骼康复治疗脊髓损伤这一创新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开辟了全新方向。这一联合治疗模式通过电刺激精准激活受损神经元,并结合外骨骼的步态调控,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康复训练方案,给脊髓损伤瘫痪的患者的治疗带了一场新的革命。
关健教授介绍了脊髓空洞新的分型及新的手术方式,团队首创了微创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旁路搭桥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继发脊髓空洞症,该术式将脊髓损伤及炎症相关脊髓空洞的缓解率大幅提升,有望取代传统的松解术和分流术,成为治疗脊髓损伤及炎症相关性脊髓空洞的一线治疗方式,为脊髓空洞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张雷医生介绍了采用脂肪补片修复腹侧硬膜缺损,治疗特发性脊髓疝的病例,证实此技术安全有效、可靠实用,为该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参考。
杜越崎医生介绍了枢椎解剖椎弓根螺钉在椎动脉高跨患者的应用经验,该创新置钉技术极大降低了术中椎动脉损伤风险,提高了内固定技术的安全性,为该类复杂病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王耀彬医生总结了我中心采用颈椎前路椎体前移技术治疗医源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经验,该技术有望突破原适用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范畴,拓展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会期间,宣武医院神经脊柱团队与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印度、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脊柱领域顶尖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包括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国际颈椎研究学会(CSRS)、北美脊柱协会(NASS)等国际学术组织的多位权威学者。与会专家对团队的原创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深化学术合作与临床研究转化达成广泛共识。宣武团队还诚挚邀请多位国际专家参加将于今年10月末在北京举办的亚太颈椎学会年会,受邀专家均积极回应,将共同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迈向新高度。
团队与来自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参会专家合影
作为中国神经脊柱学科的开创者与引领者,宣武医院神经脊柱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与时俱进,在推动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发展方面发挥了开创性作用。从率先开设国内神经脊柱亚专业病区,到形成完整学科体系,团队不断为全国同行培养人才、输送经验,奠定了其“国家队”的地位。团队长期致力推动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和培养青年骨干力量,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标准制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了责任与担当,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此次赴韩参会,不仅展示了宣武医院神经脊柱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精勤不倦,继承创新”的理念,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深化原创技术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不断推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为全球脊柱健康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