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Xuanwu Hospital

科室新闻

成果发表|张鹏团队:球囊保护技术在中低级别侧窦区DAVF栓塞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161例患者的队列研究

来源: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25-02-21 16:23:49
字号: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34.jpg

2025年2月18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鹏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JCR分区Q1,IF:3.1)期刊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mbined Venous Sinus Balloon Protection Technique in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Low-and intermediate-grade Transverse-Sigmoid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 Cohort of 161 patients”的研究论文,该文章由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刘辉维硕士、宋子豪博士、苏新硕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马永杰副主任医师、张鹏主任医师为文章通讯作者。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45.jpg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DAVF患者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是一种罕见的病变,侧窦区是其常见的位置之一,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被认为是治疗横窦-乙状窦( TSS )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s )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关于这项技术的大型队列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旨在对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治疗TSS DAVF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大样本、单中心的经验总结。

这是一项回顾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2002年到2020年在我院治疗的161例横-乙状窦区DAVF患者。

本研究共纳入161例接受TAE治疗的中低级别TSS - DAVF患者,根据是否使用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分为两组:静脉窦球囊保护组(VBSP)和非静脉窦球囊保护组(NVSBP),其中VSBP组72例,NVSBP组89例。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估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组良好临床结局相似(VSBP 93.1 % vs . NVSBP 96.6 % , P = 0.501),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BP 1.4% vs . NVSBP 2.2% , P = 1.000)。然而,VSBP组的完全闭塞率显著高于NVSBP组(87.5% vs . 69.7% , P = 0.007)。随访时间为3-24个月。

本研究证实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能显著提高中低级别横乙状窦DAVF的完全闭塞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为侧窦区DAVF的治疗带来更好的选择。当然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47.jpg

表1.161 例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特征及结果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48.jpg

表2.161 例横-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50.jpg

表3. 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治疗TSS-DAVFs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来自先前的研究结果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51.jpg

补充表1.161 例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基线特征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53.jpg

补充表2. 接受多次栓塞治疗患者的血管内治疗特点

微信图片_20250223161555.jpg

补充表3. 按照瘘管分级TSS-DAVFs的栓塞结果

11.jpg

共同第一作者

刘辉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级外科学(神经外科)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主要进行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动脉瘤及其他颅内血管畸形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篇。

12.jpg

共同第一作者

苏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2级外科学(神经外科)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主要进行硬脑膜动静脉瘘、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脊膜动静脉瘘及其他颅内血管畸形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参与2部著作翻译。受理专利3项。

13.jpg

共同第一作者

宋子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级外科学(神经外科)

专业型博士研究生

主要进行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及其他颅内血管畸形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参与2部著作翻译。

14.jpg

通讯作者

马永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博士

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神经医学创新转化联盟秘书。主攻出血性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疾病诊治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十三五、国自然、市科委等多项课题研究。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Neurology》《Stroke&Vascular and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著作3部。

出诊时间:

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15.jpg

通讯作者

张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现任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分会介入神经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介入分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世界神经介入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四上午(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