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科室新闻 | 《脑血管病非药物治疗及创新器械上市后的主动监测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获2025年度“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度“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张鸿祺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脑血管病非药物治疗及创新器械上市后的主动监测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项目成功获批。
项目获批
● 项目名称:脑血管病非药物治疗及创新器械上市后的主动监测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 项目执行期:四年(2025年8月-2029年7月)
● 中央财政经费:1644.46万
该项目下设四个课题,分别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承担。
本项目将建立覆盖脑血管病非药物治疗及创新器械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主动监测体系,实现器械安全风险早期预警与行业监管"关口前移动"。通过解析区域差异、疗效评估及政策优化规律,促进优质诊疗技术的规范化推广与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可为创新器械的合理定价与医保准入提供循证依据,明确其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最终形成"智能监测-精准评估-政策转化"闭环管理体系,引领我国创新器械研发与临床示范应用,为提升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项目及课题三负责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担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WFITN)执行委员,亚洲及大洋洲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AAFITN)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承担及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20项,在《JAMA Neurology》《BRAIN》等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首都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
课题负责人(课题一)

冯靖祎
医学工程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工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候任主委,全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器械上市后评价研究。
课题负责人(课题二)

朱巍
神经外科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执行主任,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科技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人才。主持动脉瘤介入治疗器械创新研究项目,主导华东地区脑血管病器械相关治疗网络登记系统。
课题负责人(课题四)

姜明欢
卫生经济学专家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系副主任,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中国西北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疗保障局国谈创新药械医保目录准入经济学组专家、主导多项创新药械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项目联系人
马永杰医生:
mayongjiedoctor@sina.com
王思敏医生:
wsm158524@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