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援藏随笔——遭遇“包囊虫”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22

对于大多数工作来说,干得久了,就失去了新鲜感,人也容易失去激情。援藏工作中,日复一日的接生和剖宫产,也让我产生了疲劳感。而有时在手术中不期而遇的一些意外又会为枯燥的工作带来些许的惊奇。

一名右下腹痛经多年的藏族妇女诊治一年了,查体右下腹明显压痛,B超多次显示右附件区4厘米不均质包块,考虑炎症包块并抗炎治疗,可腹痛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时好时坏,无法治愈。无奈的她求助法师,答案竟是“去拉萨妇保院”!她来到我面前时强烈要求手术,可根据病史我首先考虑炎症,手术并不是治疗炎症的最好方案。我不想在打开腹腔后一无所获,更不想在手术台上无法收场。面对患者期待的目光,思虑再三后决定做核磁。如果核磁共振提示有占位性病变,我就开刀。可对于农牧民来说,核磁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几天后核磁回报:右附件区5厘米不均质包块。于是我决定手术,之前我咨询了科主任和外科,做好了可能发生问题的一切准备,并在脑海中一遍遍过滤可能漏掉的问题。可当我探查腹腔后,问题还是出现了——子宫附件正常!这对妇产科医生来说,无疑是“出大事了”!好在包块还在,位于子宫及右附件后方,是一个约8*5厘米的囊肿,黄白色,壁厚,与周围组织粘连。小心分离粘连后,其根部似有蒂与下方相连,难道来自直肠或后腹膜?很少做妇科手术的同事们疑惑地看着我,我想绝不能蛮干,一旦发生严重副损伤或出血就难以收拾了。当机立断请来西藏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主任,他仔细检查了肠管没问题,小心探查肿块又来源不清。“难道是包囊虫病?”主任小声嘟囔着。

包囊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寄生虫病,只在动物检疫不完善并有吃生肉习惯的地区发生,内地几乎无法见到。病变多发于肝脏和肺脏,少见于骨骼。难道真让我开眼了?随着进一步剥离,囊肿终于被完整取出。拿到台下切开,只见内容物呈面条状,并有多个内囊!“没错,是包囊虫囊肿!只是孤立存在于盆腔的很少见!”主任做出了最后的诊断。

大家长出一口气,恍然大悟,诧异、欣喜、兴奋,手术室顿时活跃起来。

虽然术后诊断与术前考虑完全不同,但我们却成功为病人明确了诊断,祛除了病痛,结束了患者一年多的身心折磨。我为自己能做出开腹探查手术的决定而欣慰,为治愈病患而幸福,也为能见到如此罕见病例而小小地兴奋!这也算是援藏工作的额外奖励吧。我援藏,我付出,我收获,我快乐! 文/幺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