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eases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关工委开展“读懂中国”活动——“青听前辈,医路前行”高利教授访谈会纪实

发布时间:2025-10-19 浏览次数:
字号:

2.jpg

10月16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开展“读懂中国”活动,邀请“五老”代表、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首都名中医高利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青年学子座谈交流,听他分享半个多世纪从医路中的宝贵故事与人生智慧。

01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3.jpg

从基层乡村医生到业界知名专家,身份的转变并未动摇高利“解决群众疾苦”的初心。在乡村行医的日子里,他背着药箱,穿梭于田间地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乡亲们的病痛是他最牵挂的事,他的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将健康和温暖送到每一个角落。

当锚定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后,高利全身心投入其中。他深知,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是解决患者病痛的新途径。为了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他不断学习、探索,用执着和坚持诠释着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更彰显出对国家与人民的深沉责任感。

02 创造奇迹,守护生命

高利的从医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曾经,一位小脑术后昏迷近两个月的外籍脑病患者,在当地多家医院被判定“醒来无望”。家属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高利。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高利并未退缩,他结合患者的证候,不断调整用药方案,同时辅以针灸、床旁呼唤等多种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患者竟然奇迹般地苏醒并基本痊愈。这样的病例在高利的从医经历中并非个例,他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无数重症患者筑起了生命的防线,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03 学术探索,引领创新

4.jpg

在中西医结合领域,高利是一位真正的探索者和创新者。他对中西医结合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认为中西医结合不是中西医理论简单的叠加或融合,而是“两种医学体系诊疗疾病的有机结合”。他率先提出“胃肠道疾病可能是国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这一观点,在当时这一观点并不被广泛认可。然而,高利没有放弃,他通过长期的病例积累、数据分析和反复观察,用临床实践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04 教育传承,培育英才

高利不仅在学术和临床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始终不忘“传帮带”的责任。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在带教学生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力和中西医思维融合能力。他结合现实病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走上中西医结合的学习道路。他常说:“只要认可中西医结合,你虚心学,我毫无保留地教。”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优秀的医学人才茁壮成长,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文化自信,砥砺前行

5.jpg

“文化自信”是贯穿高利访谈始终的高频词汇。他深受陈可冀、孟家眉两位大家“中西医并重”理念的启迪,坚信中西医结合是立足本土国情、发挥中医整体观与辨证思维优势,再以现代科学技术提炼升华的重要途径。在高利看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支持,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06 寄语未来,薪火相传

访谈会的最后,高利为青年学子送上诚挚寄语:“创新来源于对临床的思考,自信来源于医学实践,医学生要有目标、有干劲、有闯劲,不能墨守成规。”他满心期许,盼望学生们学有所成,早日成长为心中装着患者、肩上扛起责任的未来医学家。

6.jpg

随着合影的快门声响起,这场访谈会圆满结束。高利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星火,点燃了学生们心中的热情。他们纷纷表示,要牢记他的教诲,以初心为灯,以实践为径,努力传承他的精神,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