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中心

专业介绍

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5-02-07 浏览次数:
字号:

一、 专业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是国内领先的功能神经外科专业中心之一,是北京市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的挂牌单位。北京市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创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专注于功能神经外科病种,集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放射、神经病理等多学科的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综合治疗中心。本中心学科带头人是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教授,中心融合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神经放射等多学科的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力量,形成了一个多学科整合、医工交叉的诊疗团队;治疗病种齐全,技术手段先进,医护临床经验丰富,是在该领域内全球规模最大的机构,享誉国内外。

专业基本情况:

这是中国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第一家综合性诊疗机构,专注于运动障碍病、癫痫、颅神经病、慢性疼痛、神经脊柱、精神外科、神经功能重建等方向的疾病治疗。

二、研究团队介绍

中心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包括9名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和4名研究员,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9名。团队中有多位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级的荣誉和奖励,具体包括:北京学者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1名、北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市级十百千人才2名、215学科带头人及骨干1名、青苗人才2名。中心是中国抗癫痫协会立体定向脑电图与脑定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国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中心和团队成员多次荣获重要奖项,具体包括: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3人、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人、国之名医称号2人、首届脑机接口“华瑙奖”卓越学者奖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

三、开展业务及定位

特色诊疗及设备等其他科室临床优势

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和系统,包括手术显微镜、神经导航系统、ROSA®机器人系统、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华科精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术中磁共振、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及射频热凝系统、术中脑电及皮层刺激系统、256导联高清视频脑电、脑磁图、经颅磁刺激系统等。这些设备和技术使中心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复杂神经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心每年接诊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超过数万人次,功能神经外科中心病房床位120张,规模居国内首位。

资质与认证

1)国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

2)神经调控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全国有源植入器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植入脑机接口技术及临床应用标准化工作组

4)北京市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5)北京市癫痫综合诊疗中心

6)首都医科大学癫痫诊疗中心

7)美国国立帕金森病基金会授予“卓越临床中心”

开展GCP项目能力及优势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是全球规模最大、病种最齐全、开展GCP项目最多的临床诊疗中心之一,中心具有丰富的GCP开展实验经验,成熟的实验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已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试验,推动新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应用,包括:

1)神经外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临床使用有效性、安全性临床试验

2)无框架立体定向仪临床试验

3)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应用于4-15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

4)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用于治疗复发型胶质母细胞瘤的小样本可行性临床试验

5)评价用于治疗癫痫的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6)评价用于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7)评价用于颅内脑电监测和癫痫病灶热凝的颅内深部热凝电极安全性和有效性

8)植入式闭环自响应神经刺激系统用于难治性癫痫的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

9)植入式闭环脑部采集刺激系统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

10)评价植入式神经采集刺激系统用于运动失能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单中心临床试验

11)植入式闭环脑部采集刺激系统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

12)植入式闭环神经刺激器系统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3)植入式闭环神经刺激器系统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4)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IIT项目经验及优势

1)多模态磁共振引导下双侧分期聚焦超声在运动障碍病中的应用研究,2024

2)Boosting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Negative Memory Through tACS Stimulation,2024

3)Effect of Multitarget tDCS for Neuropathic Pain,2024

4)化学遗传治疗运动皮层局灶性癫痫的探索性研究,2023

5)丘脑底核-黑质网状部双靶点联合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随机交叉对照研究,2023

6)植入式脊髓刺激器系统用于治疗多系统萎缩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探索性试验,2023

7)Clinical Exploratory Research of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Combined With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BS-m/dlPFC-AD),2023

8)基于定量磁敏感图的帕金森病脑深部核团靶点精准定位研究,2022

9)丘脑中央中核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2022

10)Implantable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Modulation of Coeruleus-Norepinephrine Network for Mild-Moderate AD Patients,2022

11)Rehabilitative BCI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2021

12)Spinal Cord Stimulation Therapy for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s Patients,2021

13)脊髓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或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效果研究,2020

14)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局灶性运动性癫痫的临床研究,2020

15)难治性癫痫致痫区多模态术前检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应用研究,2020

16)Atlas of Intracranial Recordings on Cortical Responses After Functional tACS (AIRCRAFT),2020

17)基于纤维束示踪技术联合磁敏感加权序列的丘脑Vim核可视化定位,2019

18)多模态致痫区定位检查数据预处理及人工智能诊断精准定位验证研究,2019

19)Training With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Visuo-tactile Feedback and Assisted Locomo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mplete Paraplegia,2019

20)SEEG Guided RF-TC v.s. ATL for mTLE With HS,2019

21)双侧丘脑前核电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多中心临床研究,2018

22)Fornix and NbM as Targets of Stimul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2017

23)在STN区域使用DBS电极记录帕金森病人的局部场电位研究,2015

四、服务与支撑

科研与学术实力

科室聚焦研究方向:

运动障碍病:处理包括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抽动症和脑瘫等疾患。运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和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患者逾6000例。自2009年起,研究所连续多年位列全球最大的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中心,并曾被美国国立帕金森病基金会授予“卓越临床中心”称号。

难治性癫痫:对药物反应不佳的顽固性癫痫,北京市癫痫综合诊疗中心应用症状学分析、无创及有创神经电生理技术、影像学等多种手段定位致痫灶,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予以精准切除。对无法或不适合致痫灶切除的病例,中心采用神经调控或传统姑息手术控制癫痫。中心拥有4000余例手术治疗的经验与数据,累计会诊全国各地疑难患者数万例,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及国际一流水平。

颅神经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是较常见的颅神经疾患,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患者治疗意愿迫切。应用电生理监测下的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以实现对颅神经病的有效治疗,复发率低。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每年治疗数百例各类颅神经疾病,有效率及安全性位于全国前列。

慢性疼痛:功能神经外科中心开展慢性疼痛治疗已逾20年,治疗手段齐全,包括微创神经介入治疗、微创内镜下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调控技术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疼痛患者在此找到了“终结疼痛”的疗法。中心治疗的慢性疼痛种类多,包括头痛、三叉神经痛、颈肩痛、腰腿痛、幻肢痛、糖尿病足疼痛,以及内脏痛等。

精神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中心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疾患的外科干预措施,在应用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顽固性抑郁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中心还与相关医院及科室合作,开展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精神科多学科联合会诊,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诊疗服务。

五、主要研究者及研究人员介绍

穿着白色衬衫的男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赵国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主任。

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包括脑叶切除、多脑叶切除、半球切除或离断,以及各种微创手术如SEEG射频毁损、LITT激光间质消融等。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显微手术与微创手术、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病的DBS治疗,疑难脑疾病的诊断与立体定向活检、脑卒中偏瘫的神经调控治疗、昏迷促醒等。

承担课题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

1)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基地(北京),国家发改委

2)智能脑计系统全产业链研发项目,国家发改委

3)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植入式闭环神经解码系统,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超高通量柔性电极在癫痫病灶界定和微环路机制探索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5)北京地区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现状、优势短板及引导对策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

6)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临床队列研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重大项目

7)基于AI的癫痫致痫网络和非致痫网络特征及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植入式“脑机接口”闭环电刺激治疗脑网络功能疾病转化研究,首都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重点项目

9)脑机接口与网络调控技术的临床转化研究,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重点项目

10)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上市后的临床应用研究与推广,AI+健康协同创新培育专项

11)癫痫多学科临床诊疗能力提升项目,首都医科大学癫痫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12)儿童灾难性癫痫外科治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3)国产迷走神经刺激器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4)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微创治疗难治性癫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5)外专局引智专项

16)基于胼胝体量化连接的痫性电活动跨半球传导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荣誉奖项

2023年“北京学者”

2023年获第十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23年获中国脑-机接口“华瑙奖”卓越学者奖

2022年获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1年获中华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

202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年获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2019年度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2019年获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项 国家级

2019年获十佳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

201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级

2018年获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突出贡献专家 省部级

2017年度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领导力人物

2011年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199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社会任职

1)国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2)国家卫生计生委脑损伤评价与质控中心主任

3)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会长

4)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功能研究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

6)中国抗癫痫协会立体定向脑电图与脑定位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7)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8)世界微侵袭神经外科学会常委

9)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Journal杂志编委

10)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主任委员

11)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微侵袭专业委员会委员

12)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3)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癫痫研究所PI

14)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穿着西装笔挺的男子

描述已自动生成

单永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北京市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访问学者。

长期致力于功能性脑疾病的基础及临床应用转化研究。具体而言,主要研究方向涉及难治性癫痫、激光间质热疗(LITT)、脑机接口、神经调控、功能区术中唤醒等。

课题研究

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负责人: 激光消融量效关系及安全性验证

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淀联合基金项目负责人: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内镜导航关键技术研究

3)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负责人: SEEG引导的立体交叉毁损微创治疗颞叶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4)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负责人: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RM-200(临床研究)

承担“评价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运动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部分交叉平行对照试验”,“植入式闭环脑部采集刺激系统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等临床试验的开展。

获奖

1)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3)第六届国之名医盛典的“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

社会任职

1)首都医科大学癫痫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2)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3)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

4)立体定向脑电图与脑定位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

5)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委

6)北京神经病学癫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北京神经科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转化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8)北京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委员

9)国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10)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医师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

11)北京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学组委员。

 

穿白色西装的男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遇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帕金森病等各种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重点研究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尤其在癫痫灶的术前定位、脑皮层功能区定位、儿童癫痫外科及神经调控治疗难治性癫痫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在Brain, Epilepsia等著名专业刊论文40余篇。

社会任职

1)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

2)北京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

3)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分会委员

4)中国抗癫痫协会立体脑电图与脑定位学分会委员

5)中国抗癫痫协会癫痫中心规范化建设委员会委员

6)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委员

7)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委员

8)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10)《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编委

科研情况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Brain》,《Epilepsia》,《Epilepsy Research》,《Seizure》,《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译著7部。

 

15da1514ad6448ef1b44dba37621e64

朱宏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朱宏伟教授课题组致力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微创神经脊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调控和技术体系研究(运动皮层电刺激、脊髓电刺激、背根神经节电刺激、周围神经电刺激、经颅磁刺激)。2.颅神经疾病的发病和治疗机制,颅神经疾病治疗方法选择的真实世界研究。3.微创神经脊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重点研究内镜和显微镜治疗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研究。累计主持国自然重点专项、科技部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973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2项,目前在研课题: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调控关键技术的设备研发与临床研究(课题经费505万);新型背根神经节电刺激系统研发及其治疗机制研究(课题经费260万)。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11篇,其中SCI论文22篇,累计影响因子64.663分。《常见疼痛综合征》和《少见疼痛综合征》主编,《功能神经外科学》副主编。学术任职14项,《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3家杂志编委。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脊柱和疼痛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委员,世界微创医学会(WMIMA)中国区副主席、脊柱微创专委会脊柱脊髓组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脊柱脊髓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常委、中国解剖学会临床神经解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获得“京城名医-金牌好医生”称号。2020年获得“中国好大夫”称号。2022年获得“人民好医生”称号。2023年被评为北京登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