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中心

专业介绍

胸外科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5-01-23 浏览次数:
字号:

一、 专业介绍

图片28.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的前身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上世纪80年代初创建,先后在董宗俊教授、张建教授、支修益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使胸外科的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内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肺癌诊疗中心和具有特色的重症肌无力诊疗中心。2018年5月起,张毅教授接任胸外科主任。 后相继履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肿瘤诊疗中心执行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大外科教研室主任。2019年7月,在北京市医管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和宣武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与技术合作,成立了宣武医院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从筛查、早诊、微创技术、综合治疗、随访到慢病管理,继续突出学科水平和特色。2020年8月,在北京市医管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和宣武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胸外科牵头成立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肿瘤诊疗中心,在全体科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医疗、教学、科研及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近年来,胸外科得到快速发展,科室硬件迅速改善,2019年3月17日胸外科乔迁宣武医院南区新病房楼,病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开放床位72张,内设胸外科一病区(外科病区)和二病区(内科病区)。2020年5月20日比肩国际最高标准的胸外科腔镜一体化手术间启用。奥林巴斯、STOZE\4K电视胸腔镜、3D胸腔镜、荧光4K胸腔镜、5mm 4K胸腔镜、电视纵隔镜、超声支气管镜、美敦力电磁磁导航支气管镜、康博刀、射频消融 、自动导航穿刺定位、2微米铥激光、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宣武胸外科于2018年率先全面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微创手术,现科室单孔胸腔镜手术占比90%以上,微创手术及四级手术占比均达到95%左右。宣武医院胸外科能完成包括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切除、上腔静脉切除修补、胸壁大块切除、气管隆突切除,经剑突下入路复杂纵隔肿瘤切除及胸腺扩大切除、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等各类复杂手术。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肺移植资质顺利通过国家卫健委验收,2023年宣武医院成功开展肺移植,并取得圆满成功。

专业基本情况:

胸外科专注于肺(肺癌、支气管扩张、气胸肺大疱等)、食管(食管癌、贲门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憩室等)、胸腺(重症肌无力、胸腺瘤、胸腺囊肿等)等器官良恶性疾病的诊疗。科室内设两个病区,一病区(外科病区)和二病区(化疗病区),可以覆盖胸外科常见疾病的活检、介入诊疗、手术、围术期化疗等全病程管理。

二、研究团队介绍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3人,临床医师21人(胸外科医生18人,肿瘤内科医生3人),科研人员1人,博士后1人,护士24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11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其中胸外科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导1名,硕导2名,博士研究生学历16人。

三、 开展业务及定位

1、特色诊疗及设备等其他科室临床优势

科室目前承担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肿瘤诊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重症肌无力诊疗中心。奥林巴斯、STOZE\4K电视胸腔镜、3D胸腔镜、荧光4K胸腔镜、5mm 4K胸腔镜、电视纵隔镜、超声支气管镜、美敦力电磁磁导航支气管镜、康博刀、射频消融 、自动导航穿刺定位、2微米铥激光、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可以覆盖胸科常见疾病的活检、介入诊疗、微创手术等外科工作。胸外科内设两个病区,一病区(外科病区)和二病区(化疗病区),可以一站式解决患者的活检、手术、围术期化疗等综合诊疗工作。

2、资质与认证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肿瘤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重症肌无力诊疗中心

3、开展GCP项目能力及优势

2017年获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资质

2018年获器械临床试验基地资质

科室备案/牵头PI 1人、科室有17位医生和19位护士获得GCP证书

已参与/牵头GCP试验:

药物:25项(12项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其中6种药物已经上市)

器械:3项(正在进行中)

4、IIT项目经验及优势


序号项目名称申办单位类型
1肺癌分子分型及术后复发监测的应用探索张毅观察性研究
2周血细胞参数在预测2cm以下肺腺癌高危病理亚型中的价值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观察性研究
3基于微肿瘤模型探讨新型药物递送体系研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干预性研究
4外周血等临床资料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缓解程度的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观察性研究
5评估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注射液SPECT/CT对8mm~20mm含实性成分孤立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一项探索性、自身对照的诊断试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观察性研究
6Ⅱ-Ⅲ期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微小残留病变(MRD)阳性潜在复发人群干预性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张毅干预性研究
7一项观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托莱西单抗治疗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观察性研究
8PD-1 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中国原发性ⅢB-Ⅳ期肺鳞癌患者中治疗后的生存结局研究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观察性研究
9胸腺肽α-1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I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探索性研究:一项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干预性研究
103D微肿瘤PTC药敏检测技术预测肺腺癌患者第三代EGFR-TKIs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性研究张毅观察性研究
11血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病理缓解及远期预后的价值探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观察性研究
12埃克替尼术后辅助治疗ⅡA-ⅢA期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张毅干预性研究


其中“肺癌分子分型及术后复发监测的应用探索”已发表2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分别为7.8,3.1。

四、服务与支撑

1、科研与学术实力

优势病种为肺癌及重症肌无力

目前已经建立成熟的肺癌肿瘤组织及匹配血液样本标本库,与神经内科合作建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标本库

主要研究方向:

① 肺癌早筛及微创诊疗

② 肺癌围术期治疗

③ 晚期肺癌患者综合治疗

④ MRD在肺癌早筛、随访监测、指导治疗的应用

⑤ 重症肌无力的综合治疗

2、科室科研成绩:

2024年发表SCI 8篇,IF≥10 3篇,Q1区 3篇,Q2区 2篇,Q3区 2篇,中文核心文章14篇。

2024年获奖情况: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张毅,史可鉴

2024年发明专利:《肺结节跟踪与变化趋势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张毅,李琴,张培龙,马婷婷.CN202410027067.8

2024年新立项课题8项,共计 1098.28万

纵向课题(5项共计31.5万)

①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万)

② 首都医科大学一般课题(0.5万元)

③ 宣武医院护理重点课题(1万元)

④ 宣武医院创新转化课题(5万元)

⑤ 宣武医院国青培育课题(5万元)

横向课题(3项共计1066.78万)

① 宣武-百洋医药联合实验室(1000万)

② 赛生医药横向临床试验(1.36万元)

③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课题(1万元)

④ GCP经费(64.42万元)

3、病例优势资源:

建立了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液标本库,目前已入库890例,约10000份样本。

五、主要研究者及研究人员介绍

图片29.jpg

张毅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大外科教研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肿瘤诊疗中心执行主任。

研究方向

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

承担试验

1.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参与2019.08.09
2.比较TQ-B3139与克唑替尼治疗初治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对照研究参与2019.10.09
3.D-0316在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参与2020.03.20
4.评价LZM009治疗至少接受过一线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胸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多中心、II期研究参与2020.04.27
5.一项在可切除的Ⅱ期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比较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抗PD-1抗体)或安慰剂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后续辅以替雷利珠单抗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研究参与2020.07.15
6.评价TQ-B3139胶囊对MET基因异常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2020.07.21
7.甲磺酸阿美替尼对比安慰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阳性的Ⅱ-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双盲、Ⅲ期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2021.03.17
8.在接受根治性切除伴或不伴辅助化疗后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Ⅱ-Ⅲ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比较甲磺酸伏美替尼与安慰剂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III 期研究参与2021.08.10
9.评估IBI110单药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开放性Ⅰ期研究参与2021.10.14
10.一项durvalumab新辅助/辅助治疗可切除的Ⅱ期和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期、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研究(AEGEAN)参与2021.11.01
11.一项在PD-L1高表达、未接受过化疗的IV期非鳞状或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比较阿替利珠单抗(抗PD-L1抗体)与含铂双药化疗的Ⅲ期随机研究参与2022.01.13
12.评价TQB2450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对比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参与2022.03.29
13.评价TQB2450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后序贯TQB2450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对比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参与2022.04.07
14.评价TQB2450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卡铂后序贯TQB2450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对比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参与2022.12.1
15.QL1706联合含铂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含铂化疗辅助治疗完全手术切除后的I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参与2023.2.22
16.人类3号和10号染色体异常细胞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对早期肺癌辅助诊断效果评价临床试验参与2023.8.28
17. 一项评估D1553对比多西他赛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KRAS G12C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 III期临床研究参与2024/5/20

 承担课题

序号主持人题目起止年月金额(万元)
1张毅宣武-百洋医药胸部疾病联合实验室横向课题2024.10-2027.91000
2张毅胸腺法新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I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项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2024.10-2026.101.38
3张毅首发专项2023.1-2025.532
4张毅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联合PD-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应用(320.6750.19088-18)2019/6/1-2022/5/315
5张毅新冠期间胸部CT筛查发现肺结节全病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的研究2022/1/1-2023/12/3132
6张毅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联合PD-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应用(320.6750.19088-18)2019/6/1-2022/5/315

荣誉奖项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社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促会肺癌防治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部肿瘤微创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胸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国肺癌杂志编委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编委

图片30.jpg

姚舒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胸二病房组长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研究性肿瘤治疗病房 博士后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博士

师从“徐兵河院士”,医肿GCP中心主任

(201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研究方向

胸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承担课题

2016-2018 首都医科大学局级课题,《微小RNA预测EGFR TKI治疗有效的肺癌患者出现不同进展方式的机制研究》

社会任职

中国医促会肺癌防治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务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肺癌诊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委会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胸部肿瘤精准诊疗分会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学组委员